- 理想的频率响应不仅仅是范围:一条没有明显峰值的均衡曲线也很重要。
- 阻抗、灵敏度、失真度和最大功率都会影响兼容性和性能。
- 耳机类型(入耳式、耳罩式、包耳式)和开放式/封闭式会改变隔音效果、低音和自然度。
- 根据您的用途(学习、游戏、旅行、DJ 或高保真聆听),使用 EQ 进行测试、测量和调整。

找到一款音质符合自己喜好的耳机可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耳机种类繁多,而且每款耳机都有其独特的音质。 了解频率响应及其测量方法 无论是学习、游戏、旅行,还是仅仅欣赏你最喜欢的音乐,它都能帮助你做出明智的决定。
接下来,您将找到一份清晰而全面的指南,帮助您解读那些有时看起来像象形文字的图表、数字和规格说明。 让我们来看看每个参数的含义,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你听到的内容。不同类型的耳机之间有什么区别?不同的用户又倾向于喜欢什么样的音质?
什么是频率响应?
当制造商谈到频率响应(FR)时,他们指的是耳机可以再现的音符范围以及该范围内每个部分的音量均匀程度。 实际上,它描述了低音、中音和高音的频率特性。 如果声音有起伏变化,就会给声音增添色彩。
理想情况下,理论上它应该是一条完全平坦的线:整个光谱范围内强度相同。 实际上,总会有各种变化。这些差异决定了耳机的声音特性。例如,音乐耳机通常采用“V”形频率响应(低音和高音略微增强,中音略微靠后),而游戏耳机则追求更均衡的频率响应,以便更准确地定位音效和人声。
如果要比较不同模型的曲线,可以使用带有标准化图表的独立数据库和分析方法。 观察每个区域(超低音、中低音、临场感、空气感)是如何下降或上升的。 它甚至在你尝试之前就能给你一些关于你将要体验到的事物的线索。
人类可听范围以及频谱之外的频率
健康人耳通常能听到大约 20 赫兹到 20 千赫兹的声音,但这个范围因人而异,并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小。 耳机标称频率响应范围为 5 Hz-40 kHz 或 10 Hz-25 kHz,并不意味着你就能“听到”更多细节。重要的是它在可听范围内表现如何,以及平衡性如何。
频率高于 20 kHz 的声音称为超声波,频率低于 20 Hz 的声音称为次声波。 这种极端的内容可以微妙地影响空间感或“空气感”。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将规格提高到 20-20.000 Hz 以上,与在实用范围内精心调校的频率响应相比,实际好处有限。
如何解读响应图以及你会注意到哪些差异
图表通常以横轴表示频率(20-20.000 Hz),以纵轴表示强度(dB SPL)。 小幅波动属于正常现象。关键在于识别尖峰或深谷及其出现的位置。
有一些非常实用的感知阈值: 0,1 dB 几乎无法区分声音强度变化在 0,2 分贝左右时即可开始被察觉;3 分贝则清晰可辨;而 10 分贝则代表感知强度翻倍或减半。声音中的低谷通常比狭窄尖锐的峰值更不令人不适,后者会使某个区域听起来刺耳或发出嘶嘶声。
使用 miniDSP EARS 和 REW 软件等工具进行的测试表明,一些流行的动态参考耳机在对高音和低音进行轻微调整后,仍能保持相当可控的响应。 这种行为虽然不是完美的方法,但可以让人自然地倾听。 如果山峰被很好地征服,就不会很累。
基音、泛音和八度:它们为何重要
声源振动的最低音称为基频;它的整数倍称为谐波。 基频与泛音之间的关系决定了音色。这就是为什么钢琴和吉他即使弹奏同一个音符,听起来也会有所不同的原因。
每升高一个八度,频率就会翻倍:如果一个音符的频率是 250 Hz,那么高一个八度的频率就是 500 Hz。 20赫兹到20千赫兹的范围几乎跨越了十个八度音程。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要调整耳机才能在整个频段内发出令人信服的声音。
在钢琴等真实乐器中,最低的基音大约在几十赫兹左右,并产生可以达到几千赫兹的更高次谐波。 以平衡的方式捕捉这些谐波 它带来丰富感,却不显张扬。
当低频略高于高频时,我们往往会觉得声音“温暖”;如果高频占主导地位,我们就会觉得声音“冷冰冰的”。 中频表现良好,我们倾向于将这种声音描述为中性。 而且自然,这对独唱和独奏乐器尤其重要。
耳机类型及其声学影响
从物理层面来说,主要有三种形式:耳内式(入耳式)、耳上式(贴耳式)和耳罩式(罩耳式)。 它与你的耳朵和耳道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大部分感觉。 严肃性、孤立性和舞台性。
入耳式耳机插入耳道内。按扣式耳机位于耳道入口处,通常无法密封,而插入式耳机则能实现密封,隔音效果更好。 良好的密封性可显著提高低音性能 它可以降低外部噪音,这对于移动出行至关重要。
耳罩式耳机直接戴在耳朵上:它们轻便易携,但隔音效果较差。 这款全罩式耳机完全包裹住耳朵。封闭式设计能更好地隔绝外界噪音,如果设计精良,还能提供深沉的低音和宽广稳定的声场。
在全罩式耳机中,换能器非常靠近耳朵但不接触耳朵,从而重现了自然的聆听体验。 这就是为什么它们在录音棚、母带处理、剪辑或DJ台中被广泛使用的原因。具体情况取决于设计以及它们是开放式还是封闭式。
开放式与封闭式
封闭式的喇叭可以密封驱动器的背面,阻挡噪音并防止漏水。 在嘈杂的环境、录音和现场表演中,它们都是不错的选择。由于压力和内部腔室的作用,它们往往会增强低音效果。
开放式扬声器允许声音从后方逸出,减少驻波和内部反射,通常能提供更清晰的瞬态响应。 结果通常更自然、更“轻盈”。疲劳感减少,但孤独感也随之降低。
就舒适性而言,许多人更喜欢露趾头盔,因为长时间佩戴时压力较小,通风性更好。 选择取决于您的用途和环境。如果你在旅行或使用近距离麦克风录音,封闭式麦克风可以挽救录音;如果你在家混音或欣赏音乐,调校良好的开放式麦克风可能会让你满意。
换能器和结构:声音的核心
换能器将电信号转换成声音;在……的世界里 硬件和外围设备. 它的尺寸、隔膜材料和磁电机 它们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低音的延伸、解析力和失真度。
较大直径的动圈单元在低频时往往能推动更多的空气;平衡电枢单元在细节和高频方面表现出色;混合单元则兼具两者的优点。 例如生物纤维素、铍或类金刚石碳涂层等材料 他们追求刚性和低质量,以改善瞬态响应并减少共振。
腔体设计、通风系统和内部阻尼系统至关重要。一些制造商采用双空气阻尼技术来增强低音效果并加以控制。 声学和机械的结合决定了最终的特性。 甚至在调音之前。
除赫兹范围之外的关键规格
频率响应:以赫兹 (Hz) 表示(例如,20-20.000 Hz)。 范围和曲线的平坦程度同样重要。不要只关注极端值;要看整体的均匀性。
失真:没有完美的传感器。总失真系数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音量越低越好(尤其是在实际聆听音量下)。阻尼不良的外壳或共振会引发它。
阻抗:以欧姆为单位测量,取决于驱动绕组。 低阻抗(≈< 25 Ω)需要的功率很小,非常适合手机使用。阻抗越高,需要使用具有更高可用电压的放大器。
灵敏度:可以用 dB SPL/mW 或 dB SPL/V 来测量。 高灵敏度使得使用较小的音源也能轻松获得足够的音量。而低灵敏度与弱信号的组合,在强制调节音量时会导致失真。
最大输入功率:表示耳机在任何给定时刻可以承受的最大功率。 它必须等于或大于放大器的最大输出功率。 为避免损坏;不要与发出好声音所需的功率混淆。
蓝牙、延迟和主动降噪
现代无线系统采用先进的编解码器,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图像和音频之间的延迟。 如果你观看视频或玩游戏,注意延迟和支持的编解码器至关重要。.
主动降噪 (ANC) 使用麦克风捕捉环境声音,并产生抵消环境声音的反向信号。 采用多个微芯片和自适应算法的解决方案能够带来更加舒适的旅程。在某些型号上,您可以激活一种模式,无需摘下手表即可收听警报或对话。
有的方案在主动监测和控制功能方面具有高度自主性,并可通过移动应用程序实现控制功能。 从均衡到环境音模式软件集成为日常运营增添了亮点。
使用场景:谁需要什么
制作人和工程师通常追求中性且细节丰富的音色。市面上有一些极其轻便舒适的开放式耳机,适合长时间录音。 此外,还有封闭式录音棚隔间,可隔离声音并旋转 90°,用于单耳监听。在这两种情况下,经过精心调校的 45-53 毫米驱动单元都能在可控的低音和精准的高音之间取得平衡。
对于游戏玩家来说,一些封闭式耳机采用了空气缓冲系统,以实现强劲的低音效果,并且还配备了低延迟的射频无线版本。 此外,还有采用 3D 翼型扣件的开放式选项。 提供宽广自然的声场,能够准确定位游戏中的各种元素。
对于音乐家来说,具有扎实低音、饱满中音和无齿音高音的封闭式监听耳机是一个稳妥的选择。 具有平坦或接近平坦调谐特性的系列产品在混音和母带处理方面备受青睐。在舞台入耳式耳机中,密封性、舒适度和硅胶及泡沫耳塞(包括 Comply 型耳塞)的可用性至关重要。
对于发烧友来说,有封闭式耳机可供选择,其内部结构精密复杂,磁路密度高,振膜采用先进涂层,可实现高分辨率。 并采用蜂窝状格栅开启,以实现最大的轻盈感和更宽广的声场。采用高纯度铜和双阻尼系统的线圈,可提供宏观和微观细节,且不会造成疲劳。
旅行者会喜欢具有有效主动降噪功能和轻便重量的无线耳机。 一些带有线控的蓝牙入耳式耳机可实现轻松通话和音乐播放。头戴式耳机在实际环境中可降低近 90% 的噪音,使飞行和火车更加安静。
DJ台的要求是坚固耐用、杯子可旋转、压力可控、低音强劲。 采用 45 毫米驱动单元,可折叠,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它们尤其适用于在嘈杂环境中进行预听。
还有一些系列以其在录音棚中的精准度和易用性而闻名:有的版本音色温暖,适合吉他和人声;有的版本音色平直,适合精细混音;还有旗舰型号…… 完美的平衡性、专业的头带和90°旋转耳罩 用一只耳朵监听。
如果你从事体育运动,那么稳定的支撑性、防水性和轻便性都很重要。 具备 IPX5 认证的型号可以防雨,并且可以在水龙头下冲洗。耳塞上的凹槽和耳周的记忆金属丝有助于舒适地固定耳塞。
代表性模型及实例
在价格适中的音频工作用中性扬声器中,有一些经典的扬声器以其透明性和易于放大而闻名,许多技术人员推荐它们作为首选参考扬声器。 在高端开放世界领域,有一些标志性产品因其场景和分辨率而闻名。 当然,他们都非常欣赏高质量的扩音效果。
在产品线丰富的品牌中,您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产品,从继承了其录音室明星产品音质的蓝牙耳机,到带有充电盒和用于调节的专属应用程序的紧凑型真无线耳机。 现代编解码器和长达 30 小时的电池续航时间是关键区别因素。 如果你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戴着它们。
在主动取消方面,该领域有已注册商标的方案,以及充足的自主性和触摸式环境模式。 便携版耳机在重量、触感控制和降噪方面实现了平衡。 适用于日常都市生活。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TOZO等厂商推出的混合式入耳式耳机和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 采用平衡电枢加动圈驱动单元(Golden X1)、自适应降噪(HT2)的系列真正的无线开放式耳机(OpenEgo)和价格亲民的防水耳机(T6)满足了不同用户群体和使用场景的需求。
测量、资源和测试方法
有些网站会发布按品牌和型号排序的响应曲线数据库。 这些库可以让您一目了然地看到每个头戴式显示器的性能表现。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它们还附有总体比较评分。
如果你想自我评估听力,网上有一些测试可以重现不同频率的声音。 请记住,感知会因人而异,也会因年龄而异。频率达不到 18-20 kHz 也没关系:关键在于你如何感知细节、场景和平衡。
测试耳机时,请使用您熟悉的、精心挑选的录音。 包含超过 100 首精选曲目的列表,用于评估低音、质感、声场和瞬态响应。 如果你想强调回应的各个方面,它们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目标曲线、声音特征和偏好
所谓的哈曼曲线是耳机的一个目标响应曲线,旨在使耳机听起来“正确”,并为大多数人提供逼真的声场。 这是一个很好的起点,许多制造商都从中汲取灵感。用户可以通过均衡器进行微调,以满足自己的喜好。
在常见的偏好中,有三类人群尤为突出:接受这种曲线的人;要求更多低音冲击力的人(在 300 Hz 以下增加 ≈ +3 至 +6 dB,在 1 kHz 以上略有增加); 谁更喜欢低音少一些、节奏更欢快一些的音乐?从绝对意义上讲,没有哪个是“更好”的:重要的是你听的音乐以及你通常听音乐的音量。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喜欢什么,从最简单的答案开始是明智的。 然后进行细微的均衡调整,以调整低音、中音和亮度。 直到你与品牌建立联系。许多软件程序和应用程序都内置了均衡器。
超越纸张:舒适性和人体工程学
一款优秀的耳机如果佩戴20分钟后就开始让你感到不适,那就不是值得购买的。 评估头带、夹紧力、衬垫和材料。像 3D Wing 这样的自调节固定系统可以带来一种“漂浮”的感觉,这在长时间使用中非常受欢迎。
对于入耳式耳机来说,拥有几种尺寸的硅胶耳塞和一副海绵耳塞非常重要。 良好的密封性可以改变低音响应和隔离效果。不要低估这种微调的作用。
流媒体、格式和来源
如果你主要使用智能手机,最好选择高灵敏度和中等阻抗的耳机。 便携式电源设有输出端口以节省电池电量。使用高功率驱动单元强行增大音量通常会导致失真。
如果你使用音频接口或录音室放大器,可以选择较高的阻抗和适中的灵敏度。 动态范围和音轨清晰度与耳机本身同样重要。在高分辨率格式中,不要过分关注“额外声音”赫兹:优先考虑混音、母带处理和换能器本身的调校。
对品牌和产品系列的预期
每个制造商都有针对不同用途和口味的产品线:录音室、DJ、旅行、游戏、高保真音响…… 即使是同一家族的成员,在舒适度、耐用性和音调细微差别方面,也常常存在差异。保持可识别的签名。
您会找到按类型、连接方式、降噪功能、阻抗或灵敏度筛选的页面。 使用它们可以更轻松地快速缩小目录范围。 选择真正适合你的。
关于技术规范中的“扩展”范围,请将其作为指导原则。 更高的赫兹带宽并不一定意味着更好的音质。最重要的是贴合度、失真度、共振控制和舒适度。
最后一点建议是,尽可能优先进行测试。 同样的价格下,合身度和人体工程学方面的细微差别会决定最终结果。如果你无法事先试听,那就寻找可靠的指标、一致的评价以及具有良好退货政策的选项。
如果你已经读到这里,说明你已经知道如何解读频率响应的基本原理,区分哪些规格参数比较重要,并将它们与你的用途联系起来。 考虑到这一点,您可以选择适合四处走动的密封式入耳耳机、适合混音的开放式耳机、适合旅行的主动降噪耳机,或者适合 DJ 的坚固耐用的封闭式耳机。 这将使你做出一个明智且轻松的决定。